December 2012 No. 22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林富美
Fu-mei Lin

 台灣電視五十歲了。五十年來,電視產業無論市場結構、內容樣態、經管營銷、文化勞動乃至閱聽人的傳播權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期專題主編陳炳宏與劉昌德老師,企畫了五篇論文,嘗試透過不同角度,回顧五十年來台灣電視的變與不變,希冀透過歷史縱段式的研究耙梳,註記歷史,反思現在,再創未來。

在〈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柯裕棻延續過去對台灣社會中「電視如何成為文化物」的研究主題,回顧1960年代台視到中視開播前後、大約十年內的電視史,特別是彩色電視機進入本地家庭消費的歷史。該文析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的民族主義與現代化論述,如何成為當時電視發展的關鍵,簡短篇幅中鋪陳多元史料,並以文化研究的獨特觀點闡釋台灣電視發展史。
台灣電視產業發展五十年來,因為新傳播科技的挹注,讓電視推陳出新,呈現多元多變的氣息,柯舜智〈電視不逝,只是轉形:從科技觀點再論電視與社會的互動〉論文即從「產生電視科技的社會歷史」以及「使用電視科技的社會歷史」等兩個面向,探討電視科技與社會的互動。
孫秀蕙與陳儀芬的〈探索台灣電視廣告史的研究途徑:從符號學、敘事研究到文化研究〉一文,回顧了五十年來電視廣告影片的發展軌跡,對於不同時代中數個主題的廣告內容進行符號學分析,並將這些文本意涵放入社會脈絡對照,揭示了一個以符號學為基礎的廣告史學研究途徑。最後更指出新科技所帶來的廣告互動文本趨勢,也將牽動廣告與廣告研究的未來發展。
劉昌德的〈舊時王謝堂前燕:台灣電視新聞勞動五十年簡史〉一文,則將新聞工作者置放在歷史中心,以文化生產、消費、規範的概念對電視新聞進行斷代,透過文獻整理分析新聞工作者在不同時代的工作環境、勞動條件、與工作自主性等。該文透過相關史料與研究,勾勒新聞勞動史的概貌,也探索過去傳播史研究中較被忽略的勞動領域。
電視服務台灣已半世紀,但電視觀眾的媒體使用權卻直到1993年有線電視法通過後,才得以具體落實。陳炳宏〈由有線電視公用頻道檢視電視使用權的在地實踐:50年來台灣媒體近用權的反思〉論文著重媒體使用權而非媒體接近權的探討,深入分析全台35個有線電視系統公用頻道之節目內容及來源,以聚焦瞭解媒體近用權的在地實踐真相。
而在新聞商品化嚴重的當下,除了政府應有的管制作為外,如何透過媒體的「自律」,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是近年來,思考新聞自由與媒體社會責任衡平間,被視為較務實可行的一個方向。然如何落實?劉幼琍在〈自律與公評人:台灣衛星電視新聞頻道問責制度之探討〉,企圖透過媒體組織工作者對自律與公評人制度的看法與接受度, 提呈該制度設計與聘用條件該思考的問題與落實方法。
面對全球暖化問題,楊意菁、徐美苓〈環境風險的認知與溝通:以全球暖化議題的情境公眾為例〉,就公眾情境理論,探討全球暖化議題的公眾類型,公眾認知對該資訊搜尋、傳播接收行為及對政策影響,對環境風險溝通,本文提供了豐富的實證資料。
在天災、人禍頻仍的當今,採訪創傷與災難事件的記者,卻沒受到如消防、救難等地一線人員相同的重視。王靜嬋、許瓊文〈獨自療傷的記者?從社會支持取徑檢視記者創傷壓力的調適〉一文,試圖瞭解國內採訪創傷與災難事件的記者採訪後的創傷壓力、壓力來源及尋求社會支持的現況。對新聞工作者的勞動人權,本文提出了被忽略卻常發生的職業安全的心理面向,著實難得。
陳怡廷、欒錦榮〈自然語言處理在口碑研究的應用〉一文,則以近年來實務界應用廣泛的網路口碑為題材,試圖透過自然語言的處理,建立一個可將網路口碑內容資料庫化的分析處理程序,以利行銷及消費者行為研究應用。該文無論在學術研究或實務應用上,都有其創新性,值得細讀。
專題主編陳炳宏、劉昌德/主編林富美 敬上
2012 年12 月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