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3 No. 43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黃順星
Shun-Shing Huang

5 月 3 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於這天發布每年例行的新聞自由指數調查。臺灣在 180 個國家中排名 35,相較 2022 年上升 3 名,是 2008 年以來的新高。根據卓越新聞電子報的報導,在今年度的新聞自由調查中認為臺灣普遍尊重媒體自由,「但政治兩極分化、暗藏於檯面下的廣告收入、煽色腥和利益導向等問題,使公民難以取得客觀資訊,並容易受到中國的宣傳戰與假消息流竄影響。從過去到現在的臺灣政府,鮮少採取具體措施提高記者的編輯獨立性,和提升公共議題辯論的品質。多數具有專業的從業人員受到董事會壓力,不能採取法律拒絕不道德的新聞要求。」

由於無國界記者組織是以記者為主體的非政府組織,對新聞自由的關注多從記者是否能自由且安全地從事採訪報導的面向切入,故而非常關切近年來於世界各地頻繁出現的記者遇害事件。但若從調查的分析報告來看,影響新聞自由的因素,非僅限於對記者人身安全的威脅,政治結構的對立抗爭、媒體產業的營收模式、數位技術導致的極化或同溫層現象,都是造成記者、新聞機構乃至公民無法暢所欲言的潛在威脅。倘若將消除新聞記者採訪報導時的不安全視為消極自由,那麼建構與促成多元訊息與意見流通的媒體環境,理當是積極的新聞自由所應追求的結構性保障。

這一期的專題:「新聞業的數位轉型:危機、挑戰與解方」,正是著眼於數位媒體興起後對傳統新聞業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思考如何以公共政策為手段,在不破壞新聞自由的原則下,積極扶助新聞業,以強化自由民主體制。若無健全的新聞業監督政府與企業的日常舉措,政府與企業勢必恣意妄為,支票鈔票對新聞自由的威脅更甚槍砲彈藥。關於專題的規劃與說明,請讀者參考客座主編洪貞玲的專題導 言。

專題論文之外,本期刊登兩篇一般論文。譚躍、周軒逸、林芮君的〈臺灣 2016 和 2020 年立委選舉中候選人臉書貼文策略的影響〉。三位作者所關注的是政治候選人如何利用臉書(Facebook)此一社群媒體,經營鞏固或拓展紛絲與支持者的策略。作者以三種廣告訴求:理性訴求、感性訴求和自我揭露私生活,作為候選人臉書貼文的類型,進一步探討是那些候選人的個人因素選擇貼文類型與策略,又如何影響粉絲的回饋。

林翠絹的〈臺灣媒體報導新冠肺炎假訊息危機:混合法分析科技防疫之個資、隱私、資安議題〉,則是帶讀者回顧新冠肺炎蔓延肆虐時,臺灣民眾在公共衛生的緊急狀態下,配合政府所推出各種以搜集個人隱私的防疫通訊工具的可能問題。作者認為媒體選擇報導的議題及框架,影響民眾對疫情、防疫措施及資訊處理之認知、態度及應對行為。由於臺灣受假訊息攻擊之頻繁,使臺灣媒體對資安議題更加重視,公私協力發展有效防疫科技,可供他國借鏡之作法。

為了因應日益公開且數量龐大的政府檔案,在經過與編輯委員會的討論之後,在論文體例的參考書目中,新增政府公報檔案文件的引用及書寫方式。論文體例的內容,已公佈在學刊網站。邀請各位讀者、可能的投稿者多加利用與來稿。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