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22 No. 42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黃順星
Shun-Shing Huang

       1962年10月10日,臺灣電視公司(台視)正式開播,由此開啟臺灣的電視年代。60年來,臺灣的電視市場由獨佔壟斷到多元競爭,收視觀眾從萬人空巷到人手一機,但學界對臺灣電視體制的生成演變,迄今仍缺乏全面完整的解釋,對臺灣電視發展的敘述也存在許多空白。這一期的專題:「重探臺灣電視史」,就是試圖填補這段歷史空缺的嘗試。專題邀請柯裕棻擔任客座主編,經過徵稿與審查後,分別通過程宗明、蘇致亨、魏玓三篇梳理臺灣電視政策及其文化政治意涵的論文。關於本期專題論文的介紹,請參閱客座主編的專題導言。
       在三篇專題論文外,為擴大專題的涵蓋面向,邀請柯裕棻撰寫特稿論文:〈色彩喧囂的年代:1970年代初期的彩色電視發展狀況之回顧〉。論文反駁中視以播放彩色節目為號召,挑戰先前台視獨佔市場的線性敘述。透過史料及對彩色電視在生產與銷售上的分析,指出由於彩色電視的普及緩慢,初期的競爭並非在節目彩色化,而是著眼於龐大的方言市場。但觀眾對臺語節目的狂熱,卻調動起官民間緊張矛盾的情感經驗,引致後續嚴格管制方言的傳播政策。作為時代新媒介的彩色電視,不只是政治、經濟與技術的權力組合,更涉及美學與情感政治的文化治理。
       今年第57屆電視金鐘獎,特別貢獻獎得主之一:張宗榮,是製播華視第一齣臺語連續劇《燕雙飛》的製作人;另一位特別貢獻獎得主:陳君天,早年於台視製播膾炙人口的《銀河璇宮》、《十一個女人》等節目,之後長期投身於製作中日戰爭紀錄片。兩位出身背景不同,絕然差異的文化素養,卻都共同致力於臺灣電視的發展。這段並置、斷裂又充滿衝突的電視史,正是臺灣電視文化的現實,如何釐清歷史的殘餘及新生,摸索已然成形的主導結構,值得有志電視史、電視文化研究者的進一步思索。
       在籌劃本期的出版過程中,傳來長期貢獻臺灣新聞教育,並致力臺灣廣電政策的李瞻教授辭世的消息。因此以特稿形式,邀請邱家宜撰寫:〈「三民主義新聞制度」下的公共電視藍圖:紀念李瞻教授1970年代改革「老三台」的理想〉。李瞻教授於1970年代臺灣三家商業電視臺激烈競爭時,即依據三民主義的精神,主張以「公共電視」取代三臺商業電視體制。李瞻教授所提倡之「公共電視」,其理念依據與擘畫藍圖和當前論述公共電視、公共媒體的脈絡不盡相同,且其對電視文化的批判也不盡公允,但作為臺灣電視發展初期即察覺商業資本市場之弊病的學者,其所言所思仍有值得參考之處。
       在專題論文外,本期刊登兩篇一般論文。王淑美的〈新冠肺炎與女性再現:臺灣主流新聞裡的性別落差〉,以複雜理論為切入點,檢視疫情期間新聞媒體的報導,如何將女性的社會處境與其他不平等現象交會,相關新聞的報導是否加強女性在WFH期間的家務負擔,而潛在未被注意到的家庭暴力問題又如何為新聞媒體所忽略。王右君的〈移住社群的媒體參與:以公視《越南語新聞》為個案研究對象〉,以參與傳播及Paulo Freire的對話傳播為基礎,分析公視《越南語新聞》的臉書平台,探討移住社群在公共媒體上的參與模式。指出在《越南語新聞》的個案中存在多元參與模式,儘管受限於結構條件而影響實踐機會,但移住者也能在主體能動性下展現跨越結構限制的可能。
       本期同時刊登由楊石華撰寫的書評:〈理解印刷文化史:關鍵詞的形式與交互方法──兼談《紙還有未來嗎?》的啟示〉。《紙還有未來嗎?》是本關於西方印刷文化的術語、關鍵詞彙編,透過彼此緊密互動或具有交互性的概念詞組,重新探索印刷文化的媒介性與媒介化現象,書評並延伸思考對中國印刷文化史的研究啟示。無論是印刷史或書籍史研究,對臺灣傳播學界而言都是陌生的研究領域,但在麥克魯漢、媒介化理論或文化技術等媒介理論中,書籍、印刷術的考掘,都是理論建構中不可忽視的發展過程,也是思索當前電子、數位媒介時代的基礎。
       本期開始,學刊編務由新的編輯團隊接手,新任執行編輯為羅尹悅(世新大學),編輯委員包括(依筆畫順序):王紹蓉(中山大學)、李立?(香港中文大學)、紀慧君(淡江大學)、陶振超(陽明交通大學)、劉昌德(政治大學)、鄭宇君(政治大學)。承蒙學會理事長洪貞玲的邀請,及前任主編簡妙如的信任,新的編輯團隊將在歷任主編奠定的基礎下,持續為中文傳播社群服務,除維繫學術對話與交流外,更期許成為多元研究成果的發表平台。

 

主編 黃順星
2022年12月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