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1 No. 39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簡妙如
Miaoju Jian

編輯室報告

本期專題為假新聞,但這其實是個老議題。2016年以來,全球關注下的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加上不同陣營對於社群媒體的操作,假新聞成為當時各方關注的新議題,也成為惡意攻擊的手法及宣傳操作的溫床。過去,新聞媒體組織有專業的守門人機制,為新聞的真實性負責,但在社群媒體出現後,不實訊息、假新聞經過層層轉傳、分享與擴散,更有演算法的加持與推播,我們接觸訊息的來源及傳遞生態改變了,而我們對於新聞真實性及訊息來源的課責,卻愈來愈困難。簡言之,假新聞就是事實程度低、有意欺騙程度高,公共利益傷害程度也高的訊息。基於政治目的或商業利益而操作的假新聞,不僅破壞社會的信任基礎,打擊專業新聞業的生存,更是民主社會的危機。

 

但全球歷經2020年新一輪的美國總統選舉,以及影響迄今的COVID-19疫情,如何明辨假新聞、減少其危害?就更顯迫切。相較於2016年,近年來各方的努力及反思,也讓我們感受到,知識才是力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18年出版打擊假新聞的新聞教育專書──‘Fake News’ and Disinformation: A Handbook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Training,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特地在封面把假新聞加上刪除線Fake News,主張別再說「假新聞」,因為假訊息,根本不能稱為「新聞」;並進一步提出造假訊息(disinformation)、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及惡意訊息(mal-information)等區分,用以揭示當前我們所面對的不同層面的假訊息問題。本地學者對於假新聞/假訊息、科學偽新聞的研究,近年也前仆後繼,陸續有多篇專文及研究投入。

 

在前方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期的三篇專題文章,分別由社交媒體、AI偵測及倫理學等三個面向,繼續回應假新聞議題。鄭宇君的〈社交媒體假訊息的操作模式初探:以兩個臺灣政治傳播個案為例〉,直指網絡技術的能供性如何使假訊息的操作更為氾濫,包括演算法、假帳號、超連結分享,及閱聽人更看重分享價值而非新聞價值等特性。而透過兩個臺灣政治傳播案例,本文也印證了假帳號的協同行為、分享有問題的超連結來源等現象的存在,並指出發佈者與發佈內容的斷裂,是假訊息在社交媒體上擴散的關鍵課題。王維菁、廖執善、蔣旭政、周昆璋的〈利用AI技術偵測假新聞之實證研究〉一文,則試圖運用人工智慧演算法,考察國外AI自動辨識技術的相關研究,發展出一套針對繁體中文的假新聞可信度評估系統,實驗結果精確率達90.53%,開啟由機器判斷檢測假新聞的可能,也有後續討論。陳志賢的〈問題是丟臉新聞,不是假新聞:從列維納斯觀點思索與假新聞共處之道〉一文,則由Levinas的「悅納異己、回應他者臉龐」的倫理觀點,提出另類思考途徑;亦即,新聞報導專業向來有面對他者的盲點,假新聞的挑戰,或許是一個必須回應、接近、遭遇這些造假他者的存在,用以反思如何讓被壓抑他者重返、或與之共處的契機。

 

在三篇專題論文之外,本刊邀請到兩篇特稿,談假新聞的事實查核與社群平臺治理的可能。胡元輝的〈COVID-19疫情下的探戈之舞:事實查核新聞學的臺灣實踐與反思〉一文,特別針對疫情時代全球攀升的假訊息數量與類型,檢視全球及臺灣的事實查核機構實踐。該文說明這場全球等級的資訊防疫戰,事實查核機構與不同利益關係人之間的關係,有如「跳探戈舞」一般,既協力也互補。文末期許,事實查核其實是一種新的社會運動,既是傳統新聞學的轉化,也是透過政策倡議及媒體素養的推廣,促進民主社會中資訊生態的健全化。本刊編委陳憶寧的〈社群平臺的治理:從Facebook成立監督委員會兼談如何處理虛假資訊〉一文,則是基於參與2020年中成立的「臉書全球獨立監督委員會」(Oversight Board for Facebook)的經驗,審視Facebook這個全球用戶最多的社交平臺,如何透過創立有如最高法院的機制,審議來自全球的申訴案件,其中也包含在社群媒體中泛濫的虛假資訊。作者提供第一手審議案例,以及委員會的裁決考量,並反思平臺如何在言論自由、多元意見之中,仍然能對虛假資訊有所警戒。

 

而本期另有三篇一般論文及書評,也都相當精采。譚躍、蕭蘋的〈臺灣空污新聞在網路中的擴散、集體守門和議題設定〉,以電腦內容分析法,探討空污新聞在傳統新聞媒體、網路論壇的擴散過程,研究發現主流媒體對於PTT網友具有重要的議題設定效果;而PTT網路論壇的第二級守門,則是網友們的轉發、討論和回應等活動,問卦及爆卦都是PTT新的原創新聞形式,使用的詞語多樣性亦較高。楊鎵民的〈一個藝人,各自表述:1983年侯德健潛赴中國的媒體論述策略〉一文,回到1980年代,檢視侯德健潛赴中國事件中的去政治化報導論述特徵,研究結果突顯了一段被壓抑的民間大中國意識的可能樣貌。李佩雯的〈「男人是這樣煉成的」:各生命階段直男同性友誼中的男子氣概建構初探〉一文,檢視本土異性戀男性友誼及男子氣概的相互形構經驗,研究指出臺灣男性成長環境中,由友誼及人際互動的學習,建構而來的霸權、陽剛、共謀式男子氣概;男性被困在被期待的成就、地位競逐等認同壓力中,欠缺表達情感及適切回應的溝通知能,但隨著生命階段的變動及經驗累積,才有機會反思、挑戰及來回協商。

 

最後一篇馮建三的〈臺灣與好萊塢:毋甘願,找出路〉書評,則是以長文引介、回應及延伸詮釋蘇致亨2020年出版的新書—《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該書是由作者的碩士論文,歷經四年大幅增刪而來,其中有諸多1955-1969年間臺語片生產高峰期的電影人故事。但馮文扣緊該書的核心論題:臺語片消失的四個歸因—天災、政治經濟力量、稅捐,以及臺片的品質,尤其針對後兩者,加以深入剖析。之後更在該書的資料基礎上,指出政府如何以各式政策工具補助「國語片」的產製、壓抑臺語片的製作與出口,此長彼消,最終造成戲院中臺語片的消失。但過去我們常天真地以為,這就是市場自然的淘汰。在市場失靈的掩護下,本書所呈現的歷史中政府公權力的失靈,更令人「毋甘願」。最後的「找出路」,本篇書評則將其貫穿至今,遙指應有適當比例的大螢幕(電影)、小螢幕(電視)的本地影視配額,方為本土主體的意識表達與鍛鍊之道。

 

縱觀假新聞到本土主體意識,我們並沒有單一的傳播政策或更好作法。如何面對假新聞、假訊息?在二十一世紀,這已不只是新聞組織的內部查核及可信度問題,更是社群平臺的公共責任,政府治理的強化、外部機構監督,也是永遠的公民媒體素養問題。

 

六月底是中華傳播學會一年一度的年會舉辦之際,今年主題為「解封傳播:傳播學的本土化與實踐」。年會投稿相當踴躍,也歡迎會中具創見之優秀論文,未來續投本刊。而在本期刊務進行之際,傳來學會上屆理事長、也是本刊前任發行人倪炎元教授於46日病逝的消息,編輯室同仁皆深感哀悽。回想前發行人在學會理事長任內,對於本刊財務的奔走及大力支持,前後任編輯同仁們都衷心感謝,僅能盡心編務、使本刊更為完善為念。


主編 簡妙如

20216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