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9 No. 36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唐士哲
Shih-che Tang

               傳播行為研究的科學性除了驗證,也在於預測。在大眾傳播媒介時期,對於資訊使用行為(尋求、認知與理解、討論)的預測,曾於政治宣傳、消費者行為、受眾心理、選民投票意向等主題研究中出現。晚近幾年,社群媒體的勃興則觸發了新一波的問題化誘因:跨媒介的使用行為、個人化的資訊節點、不經意的資訊接觸,以及透過社交網路參與政治等新現象,除了模糊資訊生產與尋求間的界線,也複雜化資訊行為的圖像。

               本期「社群媒體的資訊行為」收錄的四篇專題論文,有多篇正是透過社群媒體的資訊使用預測不同層面的政治行為或使用者認知:邱玉蟬、李芳盈透過食安議題比較電視與網路的使用者,分析個人社經條件是否影響媒介的接觸與使用,以及不同媒介資訊來源是否造成民眾食安風險感知與預防行為的差異。她們發現傳播不平等的現象確實存在,社經條件較高的民眾較可能使用多元媒介,且比起使用單一媒介的民眾有較多的風險感知與預防行為。俞蘋則探索政治資訊的接觸刻意與否,和網路新聞管道以及使用者討論政治之間的關聯性。她發現近半數的使用者在不經意的狀況下接觸到網路政治資訊,並因此可能增加他們討論政治的機會。譚躍則是檢視候選人使用臉書粉絲專頁進行助選的情形。她討論候選人的個人因素、選區環境或政黨特徵是否影響他們使用粉專進行選舉。她發現2016年立委選舉裡,即便有超過七成的候選人採用臉書助選,鮮少有候選人使用臉書與選民互動或建立關係,臉書仍舊是單向散布選舉資訊的平台。上述三篇論文的分析素材,皆採用了科技部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的調查資料。

              以公共事務知識的處理策略與政治討論為觀察重點,李宗亞、羅文輝、盧鴻毅與魏然的論文透過框架化理論,討論「太陽花學運」的新聞報導對於臺灣大學生處理政治資訊與政治討論的影響。他們區分出學運報導的兩種報導框架,繼而探討不同的報導框架對於大學生的資訊理解、思考力以及討論意願的影響。

              本期的一般論文主題十分多元,包含傳播哲學、政治意識形態,以及新聞新科技的討論:李明哲以現象學的「身體意向性」概念,檢視數位互動文本創作意義的生成,該文繁複但嚴謹地推理,提供了一個迥異於後現代「互文性」理論套路的思考取徑。戴瑜慧則透過案例以及歷史脈絡的梳理,清楚呈現習近平主政下,中國近期如何結合國家與商業市場的力量,透過主旋律作品與萌化的流行文化偶像,將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娛樂化。林照真則探討新聞報導的新科技趨勢。她探討360°全景攝影如何營造新聞的新沉浸體驗,並突顯這項科技的使用對於新聞紀實與記者技能、角色的新意。

                本期的書評書介,由黃俊銘評介兩本近期出版的音樂社會學經典著作之中譯本。透過阿多諾與德諾拉身處不同時代的音樂社會思想比較,黃俊銘的書評對於如何結構性的思考音樂所中介的社會性,做了具啟示性的討論。

近期有兩項編務消息與本刊讀者分享:

1. 《中華傳播學刊》於今年7月獲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審定,收錄進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也成為臺、港傳播學唯一獲收錄的期刊。此次獲選出乎意料,因事前本刊並未主動或被動配合該數據庫的評鑑。但知識無國界,編委會仍樂見透過索引帶來更廣闊的思想流通與同儕交流,惟本刊不改初衷,在編務上仍將秉持一貫的獨立自主。

2. 為了增進傳播學研究論著之投稿便利,以及因應各類型資料之出現,本刊與《新聞學研究》已聯手完成體例的編修,兩刊的論文體例將統一化。新的體例將適用《中華傳播學刊》2020年以後出刊的各期內容。本次修訂係參考《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第六版(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ition, 2010),並參酌國內外相關網路資源與中文書寫慣例。修訂後,兩個刊物除了小部份的體例規定仍舊維持個別刊物的作法(如中、英摘要的字數限制、註解的呈現方式與投稿要求),其餘的論文體例要求均已一致化。新版論文體例請參閱本刊網站之「稿約與體例」說明:http://cjc.nccu.edu.tw/submission03.asp

本刊於去年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編輯費用。該中心的補助對於阮囊羞澀的本刊,猶如大旱甘霖,特此銘謝。

主編 唐士哲/執編 張春炎

201912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