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5 No. 28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張玉佩
主編的話
新聞媒體的發展,是環繞在科技發展、國族脈絡與社會情境的
交織網絡之下。本期專題聚焦於「變革中的新聞媒體」,收錄四篇
專題論文,前兩篇論文,探索科技、產業與市場的數位匯流,對於
媒體產業的產製系統重整與組織文化重塑等,後兩篇論文則是討論
運動國族意識與新聞教育等。
 
第一篇專題論文,是林照真的〈分析與批判傳統報紙在聚合現
象中的角色:以台灣四大報紙集團〉。林照真指出,相應於英國《衛
報》、美國《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台CNN 等西方媒體組織努
力朝向「數為第一」的媒體改革,台灣媒體同樣面臨數位化而來的
改革壓力。數位時代的媒體「聚合」(convergence),模糊電視、
電影、新聞等邊界,而多元聚合的目的可能在於獲利,亦可能是新
聞品質的提升。
 
林照真在訪談台灣四大報紙資深新聞主管與記者等工作者後,
卻發現,台灣新聞媒體的聚合是以報紙為主導位置,新興的網路媒
介並未扮演重要角色;聚合的目的在於節省人力成本,記者被要求
樣樣精通地熟稔攝影、影音與文字,媒體間卻未分享新聞消息而造
成內部競爭。換言之,台灣新聞媒體的聚合是以追求市場經濟利益
為主,財團跨媒體的經營造成政商力量加劇,新聞品質堪憂。
 
同樣以數位匯流下新聞媒體變革為討論方向的第二篇專題論文,
是徐國淦、于俊傑、余鑑的〈變革之舞:傳統媒體《聯合報》導入
關鍵績效考核的危機與轉機〉。本文細數《聯合報》自1991 年開啟
的數位化與媒體整合歷程,指出經過2009 年數位學習年後,聯合影
音整合網路、報紙、手機、電子書等多元載具,記者開始身兼文字、
電視台、攝影、幕後剪接、廣播配音、工程技術等工作,2010 年報
系進一步導入關鍵績效指標KPI 作為媒體從業人員的績效管理辦法。
 
徐國淦等人從媒體組織改革的觀點,將組織變革分為三個歷程。
首先,是組織解凍歷程,透過管理者宣導與推動,促使原本結構嚴
明的組織鬆動。再者,進入組織改變的歷程,強化記者技能、跨平
台團隊協力合作等,推動著新聞媒體組織的改變。最後,關鍵績效
指標KPI 的導入,促使媒體組織進入再凍結的歷程。KPI 導入媒體
管理的優弊利益與競爭影響,值得關注。
 
第三篇專題論文,則是將新聞媒體變革的時間點,拉回到80 年
前、中日戰爭爆發前的歷史情境,指出原本朝向通俗化發展的運動
新聞如何受到國勢影響而導向民族興榮的報導方向。黃順星的〈運
動新聞的國族化: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 ~
1935〉,從新聞媒介史的觀點指出,運動新聞引入中國,原本是受
到西方現代報紙通俗化的影響,試圖以偏向於軟性新聞的運動新聞
吸引更多讀者以增加獲利。
 
黃順星指出,受到中國當時積弱不振、飽受日本侵略威脅的特
 
殊國情影響,運動新聞不再只是非國族政治的軟性新聞,為了以強
健體魄作為翻轉「東亞病夫」恥辱的身體規訓論述,清末以降將運
動導向國族集體意識建立的傾向也出現在運動新聞的論述當中。浸
潤在社會文化脈絡底下的運動新聞,也成為凝聚共同意識與文化價
值體系的群體對話機制。
 
第四篇專題論文的變革重心,則是放置在新聞專業教育下的學
生職業抉擇。張曉、羅文輝、郭佳、汪婧、徐昌鵬、余舒虹、張芳
的論文〈新聞教育的危機:中港台新聞系學生的未來職業抉擇〉,
分析新聞事業與傳統專業(如法學、醫學等)差異之處,在於相當
多的新聞從業人員並非受到新聞教育訓練,而新聞教育訓練下的學
生也未必以新聞事業作為未來就業或終身職業的選擇。
 
張曉等人指出,中港臺新聞教育下的學生僅有32.8% 表示畢業
後有意願進入新聞行業工作,而當地新聞的自由度會影響就業意願。
新聞自由度最低的大陸學生,就業意願最低(25.1%),新聞自由度
較高的香港地區就業意願也相對較高(42.9%)。無論如何,三地學
生對於將新聞視為終身職業的意願都非常低(4.4%)。新聞界將面
臨嚴重的人才流失,新聞的專業性、新聞的品質與組織穩定性,同
樣都會受到衝擊。
 
除了四篇專題論文之外,本刊此集也另外收錄二篇一般論文與
一篇傳播新視窗,議題橫跨偶像劇的性別迷思、災難與跨文化傳播、
氣候變遷政策與民意支持等。
 
李素月、陳延昇的〈偶像劇中愛情與性別角色的再現與迷思:
以台灣偶像劇的男女主角互動為例〉,以內容分析法系統性抽樣與
分析2009 年到2013 年18 部台灣偶像劇,研究證實偶像劇對性別角
色與愛情刻劃,充滿著刻板印象與迷思。比較特別的是,本文發現
性格與愛情迷思的再現與轉變,男女主角的性格會隨著故事情節發
展而產生轉變,男性有「負」轉「正」的性別變化,暴躁倔強、愚
鈍懦弱、懶散放縱都隨著愛情故事的發展而逐漸轉淡。相對於此,
女主角即便一開始擺脫傳統柔弱、逆來順受形象而有暴躁倔強與外
向活潑的強勢形象,但會隨著愛情故事的發展逐漸凸顯隱藏在後的
愚鈍懦弱,進而陷入父權霸權的桎梏。
 
洪貞玲的〈跨族群、跨部門合作與賦權:屏東泰武鄉災後重建
記錄之個案分析〉,透過災區重建參與過程與記錄,探討媒介賦權
的可能。對於原住民社區災民而言,傳播技能的培訓使得他們得以
擁有陳述部落重建的故事、傳承祖先精神與面對災難的勇氣,不只
是強化在地社群認同,也增強部落與外在組織、網絡的互動聯繫,
得以採取更多行動促進部落利益。對於參與社群重建記錄的媒體學
生而言,實際深入田野採訪經驗,深化學生思考問題與報導深度。
 
透過以災區重建的溝通與協商過程,有助於跨文化傳播賦權的可能。
本期的傳播新視窗,是徐美苓、施琮仁的〈氣候變遷相關政策
民意支持的多元面貌〉。本文分析指出,台灣民眾對於全球暖化環
境議題的認知相當高,但資訊來源管道缺乏多元性,多以電視為主,
應鼓勵民眾超越人際討論、參與公眾與法治行動。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