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3 No. 24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林富美
Fu-mei Lin

面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趨勢,中國大陸的傳媒政策、內容生產與 網路社群的發展樣態與特點,對於關心該區域發展的人來說,無疑是 重要的。本期專題企圖討論中國大陸在政權、商機與文化意識的拿捏 下,中國如何透過「文化為實、經濟為虛」、「經濟為實、文化為虛」 及選擇性開放之「網路宣洩式民主」等交相策略、互體為用,建立政、 商、媒間穩定、互惠、合諧的發展關係。
本期專題論文中,戴瑜慧的〈中共「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新推手: 中國私營資本家與海外媒體收購〉,討論 2008 年後的中國「文化走出 去」政策,透過事例,剖析中國如何在國營媒體之外,積極吸納收編 中國私營資本家,建立「中國國營銀行─中國私營資本家─海外侍從 資本家」的三角聯盟,並快速收購歐美台港媒體的歷程。
兩岸走紅的電視劇《步步驚心》與《後宮甄嬛傳》,都是改編自 大陸文學網站的網路小說,火紅後的版權經營,讓人見識到大陸對內 容產業旺盛的企圖心。大陸網路文學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為何?謝 奇任的〈 中國大陸文學網站的創作生產策略與困境:以起點中文網為 例〉,透過對大陸盛大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的分析,讓讀者明瞭起點 中文網如何發揚「一次寫,多次開發」或「一次生產、多次使用、全 套服務」的「全版權營運」模式,及其透過版權交易鏈結其他產業, 展現對華人流行文化的影響力。
被喻為「義務巡警」的人肉搜索者,透過網站的議題建構與討論, 是否能體現大陸審議式的民主機制?侯政男與蔡宗哲的〈嚴格控制下 的激情、監督與淡定: 中國大陸網站人肉搜索行為之理論建構探討〉, 分析發現:這種表面上展現的「沉浸式參與、法不責眾圍觀下的集體 行動」,議題討論多數無關政治,也無強烈的欲望越過防火長城的企 圖,與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和公民參與平台的積極作用,仍相去甚遠。 而當「群眾外包」成為「集體行動」的產製邏輯,觀照中國大部分網 路使用者多屬精英群體,或可略窺大陸精英群體,如何透過網際網路 維護其在主流市場中的長期優勢,及政府選擇性開放的「民主社會」 意涵。
本期一般論文中,楊意菁的〈網路意見的新聞再現與公眾想像: 「網友說」新聞的內容與論述分析〉,探討報紙新聞如何呈現網友意 見及其公眾樣貌。研究發現,《蘋果日報》引用網路意見較多,且娛 樂新聞成為引用網友意見的最大宗。而大部份引用網友訊息的新聞並 未指出引用來源,且近八成的新聞皆未指出網友 ID,亦透過「網友」 模糊性的指稱,將網友意見描述成為群體公眾的意見來源,足發深省。
針對電視新聞使用網路影音,劉蕙苓之〈 為公共?為方便? 電視 新聞使用網路影音之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劉文分析 2011 年公共 電視與三家商業電視台晚間新聞內容,發現有線電視晚間新聞每天平 均有 7 ~ 9 則使用網路影音素材新聞,公共電視則非常少;商業電視台 使用的網路影音在軟性新聞、影劇娛樂及人情趣味題材比例較高,且 這些新聞的公共性偏低。網路影音已成為商業電視台省錢方便的影音 資料庫,提供另類的素材來源,徒增電視更多瑣碎無聊的「他類新聞」。
當數位匯流、跨區、跨業經營成為我國傳媒產業發展趨勢時, 黃品慈與李秀珠之〈不同類型 IPTV 之市場競爭: 從區位理論檢視 PPStream、 土豆網與 Youtube 之競爭〉,企圖從區位理論檢視不同媒 體的競爭優劣勢,對於我國傳媒政策,提供了創新性的實證思維。該 文發現:YouTube 在所有閱聽人滿足面向上偏向通才;PPStream 在娛 樂/情感性、節目完整性/收視流暢性資源相關面向傾向通才,其他 兩個區位面向偏向專才;土豆網在互動性區位寬度大於 PPStream,其 他三個區位面向都低於兩者,故土豆網在資源使用上較偏向專才。整 體而言,雖然 YouTube 在各種閱聽人資源面向有優勢,但競爭最激烈 的為 PPStream 與土豆網,YouTube 與土豆網則偏向互補。
黃欣怡與陳宜棻之〈 部落格的傳播魔力:探討旅遊部落格訊息對 購買意願之影響力〉,該文發現:旅遊商業部落格的訊息,對消費者 所知覺之溝通品質、資訊品質及服務品質,透過信任和承諾,對消費 者購買意願有所影響。本文對於正夯的社群行銷,提供了如何精準、 有效的寶貴實證資料。
此外,政府如何推動藥癮愛滋減害計畫?該計劃的效益與困境為 何?徐美苓的〈 社會烙印及健康宣導在地實踐之挑戰:以台灣藥癮愛 滋減害計畫為例〉具體指出:多數人對議題認知與支持度不高,支持
清潔針具與替代療法計畫的影響因素也不相同,且有近半民眾認為藥 癮愛滋感染者是病人,約有三分之一認為他們是受害者。顯示民眾並 非如想像中的閉塞保守,呼籲政府宣導不宜自我設限,低估民眾對減 害內容的接受度。
主編林富美 於景美
2013 年 11 月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