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0 No. 18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張錦華
Chin-hwa Chang
編者的話
時值歲末,又到了邁入嶄新一年之時刻。《中華傳播學刊》已再度收錄於2010 年度TSSCI 之名單中,自2005 年度起始連續六年獲TSSCI肯定。謝謝投稿者對學刊之信賴與支持,並感謝編委會、評審惠賜高品質之審稿建議,方能讓學刊維持良好品質。此外,學刊之投稿率一直持續成長,2010 年收稿達60 件以上,顯示本刊已成為傳播學界同仁共同耕耘之學術沃土。
傳播研究的本土化為眾所關切之議題。特別在全球化及新媒體的脈絡下,傳播學界如何因應在地情境,反思既有之認識論與方法論,深化傳播研究的價值,已成為近年之熱門話題。本期專題特別延續2010 年中華傳播學會的大會主題,規劃「後危機時代的傳播新視野:?流媒體、能動主體、及智慧群體」專題論壇,邀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羅世宏教授擔任專題客座主編,獲得趙月枝教授、胡泳教授、邱林川教授、戴瑜慧教授、管中祥教授惠賜論文及回應文,剖析後危機時代的傳播研究之新走向。羅世宏教授為專題論壇寫了詳細的介紹,詳列各篇文章之可讀之處,列在本文之後,值得讀者們參考。
除了刊登「後危機時代的傳播新視野」專題論壇外,本期另刊登四篇一般論文與一篇書評論文。涵蓋老人傳播、跨界認同、民意研究、風險溝通、媒介政治經濟學等諸多面向,以饗本刊讀者。
本刊刊出了四篇論文:
劉念夏教授〈全球化浪潮下跨國民意比較研究的發展與課題:一個概括的介紹〉一文結合全球化與民意研究的發展趨勢,探討台灣學術社群與跨國民意研究之接軌。本文亦從方法論說明跨國比較民意研究之主要議題,並陳述相關研究限制。
楊意菁教授、徐美苓教授之〈風險社會概念下的風險溝通與網路傳播:以全球暖化議題為例〉則分析傳播新科技如何再現「全球暖化」議題,並論述新科技作為公眾溝通管道之特色。研究發現,近四成網站管理者為環保團體、多描述個人管理之微觀層次,故訊息內容似多忽視公共政策等鉅觀層面之討論。另網站內容多以一般大眾為溝通對象,可見公眾參與/理解在風險傳播議題具影響力。
蔡珮教授則著眼於跨界認同主題,〈台灣人如何成為澳洲人?跨界認同的傳播互動探究〉探索布里斯本澳籍台裔之族群認同,從相異視角豐厚認同研究。本文援引Barth、Mead 與Hecht 等學者之觀點,了解「符號」、「認同」與「傳播」之關聯性。研究發現,符號有助於成員溝通時轉化為自我認同,也是共構族群認同之關鍵因素。
蔡琰教授、臧國仁教授之〈爺爺奶奶部落格──對老人參與新科技傳播從事組織敘事之觀察〉分析老人部落格之敘事表現,了解老人如何在網路世界組織眾多題材以訴說生命故事。研究發現,銀髮族部落格之內容多元,敘事內容涵蓋多采的往日回憶,亦體現其應用新科技展現之生命力。
賴祥蔚教授之書評論文〈媒介經濟學的特性與政策回應〉,介紹Baker 之《傳媒、市場與民主》(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一書。文中概述媒介經濟學的特質,並探索Baker 對媒介產品的看法。Baker亦觸及媒介經濟學之理論傳統、應用傳統與批判傳統;他主張,或可從影響媒介的所有權、改善媒介內部的決策控制,以改善媒介問題。
本期除刊載論文外,亦刊登「2010 年傳播類新書資訊」及「2010年傳播大事紀」,羅列2010 年新書出版資訊,並摘述本年度與傳播相關之重要時事。
最後,感謝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協助排版、編務與經銷;本期《中華傳播學刊》也重新設計學刊封面,盼藉由葉脈之紋理,象徵傳播研究重視脈絡之特色。此外,從2011 年7 月開始,本刊將透過華藝提供之線上投稿暨評閱系統,對外徵稿(請投稿者參考本刊293 頁徵稿啟事)。
年節將至,祈願讀者們新春如意、平安愉快。
主編張錦華/執行編輯賴玉釵 敬上
2010 年12 月
專題主編的話
應學刊主編張錦華教授邀請擔任本期專題主編,倍感榮幸;在此,容我對這個專題的策劃源起及其所代表的意義略做說明。
此一專題的主題論文是以趙月枝教授2010 年7 月3 日在國立中正大學舉行的「2010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演講─「往東看,往南走:傳播研究的在地知識與全球實踐」─為藍本,並請求趙月枝教授將演講內容修改為正式論文。除了主題論文之外,這個專題另含四篇回應論文。本專題邀請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北美地區工作的四位學者胡泳、邱林川、管中祥和戴瑜慧,對趙月枝教授的主題論文做出深度的回應。在邀稿信函中,我請求四位回應論文作者協助以下工作:一、以各自偏好的筆法和視角,回應趙月枝的主題論文;不管是批判、修正、商榷、對話或同意,皆很歡迎。二、提出各自對「往東看,往南走:傳播研究的在地知識與全球實踐」這個主題的一家之言,若能以自身的思考/行動經驗,或各自所處社會脈絡下的事例,去深化相關討論,讓討論貼近社會的現實感更佳。三、扣連古/今、中/外、南/北、東/西、左/右、在地/全球或知識/實踐等關鍵字。
非常感謝趙月枝教授和四位負責回應的學者。或者在匆匆旅次之間、或者身負繁重的教學研究負擔,她/他們都以豐碩的學術勞動成果回應了本專題的請求,也開啟了華人傳播學術圈進步知識份子之間非常重要與深刻的對話。
趙月枝教授的主題論文向我們展示,全球範圍內不斷惡化的金融、生態與社會文化的危機,也為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某種契機,此間亟需新的思維和視野。她以中國傳播理論與實踐發展為基點,提出在後危機時代的四種新的想像可能:一是超越主導西方霸權的知識/權力體系,尋求基於「南方認識論」的「全球認知正義」,二是超越東西方文化本質主義,重構文化多樣性和「另一個可能世界」的想像,三是超越以西方為原點的「中心輻射式」研究議題,正視「東-南」和「南-南」間的傳播與文化流動,四是超越城鄉割裂,把關注的地理空間從沿海和都市轉向內陸和鄉村,並將民眾的主體、他們的生活經驗、傳播實踐、社會想像及其對霸權的反抗一同納入分析視野。
首先,趙月枝提出要超越主導西方霸權的知識/權力體系,目的並非僅是為了去西方化(de-westernization)而去西方化,而是為了召喚並開展新的認識論和民主的雙重想像。她對中國大陸主流社會盛行「向西看,往北走」的視野提出反省,也對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也不例外)近年來盲目挪用SCI、SSCI 的西方知識評判機制,甚至逐漸內在化與制度化這一套知識霸權的惰性深以為憂,也體認到在此一「全球化」趨勢下要實現基於「南方認識論」的「全球認知正義」的難度,但仍圖奮力掙脫西方知識/霸權體系的支配。
拒絕西方知識霸權與民主想像框架所預設的普遍主義的同時,趙月枝也提醒吾人不要落入相對主義的自慰自戀情結,期許「在超越文化相對主義的同時,超越有關東西方文明分野的文化本質主義」,反對「在東西方之間、尤其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進行零和遊戲的層面上和狹隘民族主義的框架內加入『中國崛起』和『中華文明復興』這樣的話語大合唱。」在倡言一種「批判性世界主義」(critical cosmopolitanism)的字裡行間,她雖然未直接批判當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傳媒體制,但趙月枝的論述高度和立論關懷,乃係為了重構文化多樣性和「另一個可能世界」(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的想像,明顯有別於時下盛行於中國大陸知識圈的「中國模式」或「當代中華體制」論述,基本精神是批判與基進政治和文化實踐、以及跳脫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消費主義或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的無限可能性,而非對「南方」、「東方」或「左翼」抱持毫不批判的立場。
趙月枝主張的「批判性世界主義」,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也不是用本質化的「南方主義」去取代西方中心主義,而毋寧是呼籲對「東─南」和「南─南」間的傳播與文化流動投入更多關注與實踐,而關注與實踐的向度不侷限於國與國之間,更重要的底層、邊緣群體和民眾之間的交往,為「新國際主義」或「批判性世界主義」提供切身的「跨地域團結」(translocal solidarity)的基礎。。
最後,她重新召喚底層邊緣民眾的主體性,呼籲重視鄉村、農民、工人階級等廣大群體在中國官僚資本主義下所承受的雙重壓迫,批判當代中國官方話語的「兩個和諧」(和諧中國與和諧世界)的虛妄成分,力主華語傳播學者應為實現「兩個民主」(國內民主和國際民主)而做出知識和實踐的雙重創新。在這層意義上,儘管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傳統與尋求政治經濟民主化實踐的「人民民主」,在歷史過程橫遭專制權力的不斷篡奪與誤用,當代知識份子仍不應根本性地否定社會主義傳統和人民民主實踐的價值與意義,而應負起重新改造並落實這些價值和意義的責任。
熟悉中國傳媒現狀與新媒體發展的北京大學胡泳教授,對於當代中國的社會情狀及傳媒概貌,雖然與趙月枝的認知或有不同,但關懷之心則無差別。出於中國傳媒體制的現實分析所導出的急迫感與焦慮感,胡泳直指核心地追問:「對大陸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的基本判斷,到底是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威脅切近,還是專制主義在造成日常的、當下的傷害?」他肯認針對西方知識體系與歐美中心主義的傳播研究進行批判,以及對「南方理論」的建構有其必要,但也提醒此類批判也不無侷限性。因此,他主張將關注重點與氣力,首先更應投注於掌握中國社會內部狀況與發展進程,從現實出發的主要反抗對象或許不在於「美國媒體制度和自由主義媒體理念的全球霸權」,而應該是「剝奪全民基本自由(包括言論、集會與結社的自由)的威權政治」。
胡泳也對中國大陸內部知識界的狀況提出反思,特別是在中國大陸歷史與語境下,不可不辨「本土左翼」與「國際左翼」兩種標籤之間的分野,左翼論述的進步性也有重新脈絡化的必要。根據他的觀察,中國大陸新左派學者長於理論建構,其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但卻往往陷入「立場而非基於現實的理性推論」,忽略了「多樣化的社會形成過程」,忽視「資本主義」帶來的民主擴張與社會培力的動能,而(錯誤地)將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的種種病灶籠統地歸咎於「激進市場化改革」。換言之,若準確掌握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的性質,在批判市場的同時,不能不對國家也進行同等力度的批判;反之亦然,對於國家的批判,也不能替代對於市場的批判。然而,根據胡泳的觀察,中國大陸新左派論述卻是有意無意採取雙重標準,下焉者或投機份子更「往往採取虛晃一招、避重就輕的手段,有意逃避在批判市場的同時也批判國家。」我的理解若未失準,胡泳諍言中充滿殷殷期盼,期許中國大陸左翼知識份子應告別犬儒、並反思如何免於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香港中文大學邱林川教授呼應趙月枝對於公平正義、底層階級工農群體的重視,透過他近年來在華南地區(以及全球南方)的調查研究和參與觀察為基礎,重新在工人階級的主體位置上挖掘新資訊傳播科技在「需求」和「創新」等面向的真實狀況。除了借鏡亞洲、非洲及拉美地區關於新資訊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之外,他的研究聚焦於華南地區正在形成的新工人階級,以及這個階級在全球南方、新媒體網絡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位置。邱林川基於他對「南方」進行的某種「全球民族誌考察」(global ethnography),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南方想像」,當可為華人傳播研究的主體性格與跨地域連結提出新的理論視野。
留學北美的批判傳播政經學者戴瑜慧呼應趙月枝在主題論文中的核心提問,在普遍主義與相對主義的拉扯中,她相當成功地做出了超越的努力和嘗試。她首先指出,必須同時解構當前同時存在的兩種認識論危機,亦即相互構成對方的西方中心主義與狹隘的中國國族主義。延續趙月枝主張的「批判性世界主義」的立論基調,並以從自身參與底層遊民攝影家創作歷程紀錄的經驗提煉出的體會和觀點,戴瑜慧進一步指認並開展國際批判力量連結的存在條件,主張自民眾視角出發,發展基進另類媒體,跨越對話峽谷,建立國際批判連帶,從而最終得以超越橫亙並阻礙大陸內部、大陸/台灣,及西方/非西方之間進行對話的三座峽谷。
在本專題的最後一篇回應論文裡,台灣中正大學管中祥教授的論文可謂從南方的位置出發、並向南方的南方再走一步。他從誠懇的自我反思開始,重新省思自己從地方之外走入地方的親身體驗,主張對傳播研究者置身所在地的當地工人、農民的生命經驗進行採集與記錄,開展與在地民眾的更全面的連結,以草根民眾為師,去逐步地豐富傳播研究內涵,將理論與生活經驗相互辨証。他以投入地方文史紀錄、社區大學,以及媒體觀察運動團體的生命經驗,映照了「地方之內還有地方,本土之中尚有本土」的體悟,不僅止於強調知識的在地性(local knowledge),而是知識原本即鑲嵌在地方,其中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提供學院知識分子非常迫切需要的反思。
綜上,本期專題不僅包括擲地有聲的主題論文,也包括了四篇與其展開嚴肅對話的回應論文。總結地說,這五篇論文以認真和誠懇的思考和文字,為本學刊和整個華人傳播學術社群做出相當大的貢獻,也向讀者演示了好學深思、縝密思維和嚴謹論證的集體對話過程。
本人有幸和張錦華主編、賴玉釵執編共同參與了這個專題的規劃、邀請和催稿,也毫無疑問地相信這五篇論文的對話成果、五位作者對華人傳播學術社群的積極貢獻,以及他們可能引發的迴響,必將逐步發酵、積累和深化。
專題主編 羅世宏
2010 年12 月13 日於台灣嘉義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