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07 No. 12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鍾蔚文
Wei-Wen Chung

全本稿件付梓前夕,突發奇想:假使有朝一日,文明湮沒無蹤,僅存數卷《中華傳播學刊》遺世,未來考古學者能否從中重建今日社會的樣貌?

這其實也是個嚴肅的問題。畢竟,學術最關鍵的價值和意義,正在於它是否反映了所處的時空環境。常用未來考古學者的心情來看待手中的研究工作,可以提醒我們學術的志業何在。

如果從未來考古的視野瀏覽本期文章,或可看出以下兩點。

第一,當代台灣的傳播社區關心什麼議題?他們對於未來有哪些想像和期望?此處的答案也將隱隱然投射出社會的趨勢。

無庸置疑地,傳播科技的影響,顯然是一重要議題。本期有三篇文章均圍繞著此一主題。施盈廷〈線上新聞媒體的角色定位〉一文,目的在為線上新聞媒體指點迷津;或者說,他在網路科技的身影中,看見了實踐新聞理想的希望,期待媒體能從內容提供者轉變成為公共辯論的倡議者。至於陳志賢〈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重塑〉一文,是從數位時代的視角,重新提問班雅明的老問題:數位複製技術是否重塑了靈光?而吳翠松〈文字時代的口語人〉一文,主軸在探討以口語為主要溝通方式的不識字者,其思考、表達有何特色?從這些經歷過媒介潮流演變的個人生命史中,亦可看出媒介大歷史和文化史互動的軌跡。

此外,巫喜瑞、梁榮達〈產品置入策略與置入溝通效果間關係之研究〉一文,則專注於目前媒體的一個新趨勢:置入性行銷;他們好奇的是──這個當令的熱門策略,它們真正有效嗎?

第二,這個學術社區自省成長的軌跡為何?

而這正是另兩篇文章的主旨。它們的焦點在研究如何使傳播的理論和方法更為精進。彭文正〈第三人效果的理解與疑惑〉一文,整理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指出其中尚待發展和澄清的議題;第三人效果是大眾傳播研究的主要議題之一,近年來實證研究繁多,但彭文從概念入手,對於後續研究,應有相當的啟示。唐大崙、張文瑜〈利用眼動追蹤法探索傳播研究〉一文,則試圖探究傳播行為研究如何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增進對媒體內容與接收者的瞭解,並反思此方法的困境,以期指出一條傳播研究的新方向。

不過,無論未來考古學者的視野何等精準深刻,一本數百頁的學術期刊,終究只能勾勒當代學術靜態的形象,實難全然體現其生動活潑的樣貌,亦未足以表現此一社區思考的軌跡。誠言之,學術期刊最可貴者,不在成品,而在過程中眾聲喧嘩的盛況,是這些隱藏於印刷文稿背後看不見的對話,促成了社區的成長。

有鑑於此,今年本刊繼續被列為國科會TSSCI 期刊,這份肯定應歸於整個傳播社區努力的成果。當然,要感謝前任的主編、編委,是他們規劃、主持和整理這些對話,使其展現秩序和結構。也要感謝作者和評審,他們花費了無數的時間和心力,投入這場對話;在這個學術生活備極忙碌的年頭,這真是難能可貴。同時,更要謝謝讀者,因為你們的參與,這場精采的對話才得以圓滿,而我們共有共享的傳播社區,始能持續茁壯。

鍾蔚文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