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08 No. 13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鍾蔚文
Wei-Wen Chung

作為學刊的編者,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傳播研究能否回應社會和時代的需求?關心之中,不免也有幾分擔憂。近年來,學院增加不少管制機制,升遷、薪給和評鑑往往綁在一起,而評鑑重視發表。在各顧性命的情勢下,會不會產生一些負作用?諸如以量取勝、過於講究發表的策略等;又,本地學術會不會成為主流潮流的註腳?說得更白些,研究是否只是升等、評鑑的資料,而不再在乎學術對話的意義,甚或無法為社會提供有用的知識?果若如此,研究也就和社會脫節了。

本期所錄李紅濤〈量化評鑒之下的學業/學術實踐:對傳播領域研究所教育中獎懲機制的探索式觀察〉一文,正明白地勾勒了當代學術只重發表而產生的種種奇怪現象,讀來觸目驚心。這篇論文雖是介紹大陸的場景,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也有同樣的趨勢,只是以不同形態出現而已。我們的確要深自警惕,勿令學術成為一場交易,更不能讓年輕學者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悄悄淪落為生產者,學問不精不說,只怕從此喪失了對知識的熱忱。

傳播、資訊已成社會發展的關鍵,在此同時,「學術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也更加急切。社會對學術的要求向來直接明白,無法回應社會需求的學門,不管累積多少篇TSSCISSCI,都不會贏得社會的尊重,更糟糕的是,它還可能成為時代的恐龍。

但是,跟隨時代潮流,也必須小心過猶不及。身處劇變的當口,我們容易為奪目的浮光掠影所迷惑,而無法掌握事物的深層結構;再加上發表的壓力,逼人追求短效、急功近利,更易忽視了變化的本質。

在變與不變間,如何拿捏,是當代學術的重大議題。我理想中的學刊,應該反映這個變與不變的平衡點。本期刊登的其他幾篇論文,正好呈現了傳播領域的各種光譜變化。

蔡琰、臧國仁〈老人接收新聞訊息之情感與記憶〉一文,開拓了新視野,也符合傳播研究對人生各階段傳播行為(life-span communication)日漸重視的走向。尤其,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老人的傳播行為以及他們對於傳播的需求,確是重要的議題。

孫曼蘋、何靜嫺〈台灣主要報紙經營策略之分析:以《民生報》停刊為觀察點〉一文由經濟和傳播學者共同合作,試圖對台灣報業的生態提出分析並提供建議。本期出刊時,正逢《中國時報》大幅裁員,媒體環境之動盪,已呈排山倒海之勢。這篇論文,應可供應變之參考。

王毓莉〈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一文,乃提供我們持平地認識大陸傳播與政經實況的踏階。無論兩岸關係如何發展,對於大陸的研究十分重要,這也是從旁貼近本地社會特殊時空背景及現實的必要管道。

有些議題則是永遠的。例如孫志硯〈陽剛特質與媒體職場的性別化實踐:以報社攝影記者的工作為例〉一文,將性別研究置放在新聞的情境,一方面呼應性別研究的認同問題,一方面也促使我們反省傳播專業隱而不顯的特質。另如胡婉玲、蔡明宏〈重建使用創新性、使用擴散與創新採用意圖關係之實證研究〉一文,解析使用創新性來自好奇心及創造力技能的異質組合,深一步開發了我們對於使用者及「創新」這個當令議題的瞭解。

種種跡象顯示,傳播研究和教育正面臨歷史性之巨變,為站穩腳步、前瞻進取,我們實有必要對未來多作一些思考。針對未來的傳播研究和教育,編委會透過了非正式的訪談,蒐集多位學者看法,本期亦登出訪談大要。配合訪談,傳播學會理事長趙雅麗教授撰寫一篇短文〈傳播,「準備好了」嗎?〉或者也可以問:如何使傳播研究和教育,跟得上時代的?步?對此,我們認為重點不在提出答案,而在指出值得傳播社區共同思考的題目。

鍾蔚文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